欢迎访问湖南热线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手机版
加入收藏
首页
要闻
财经
游戏
体育
娱乐
汽车
文化
科技
军事
教育
健康
国际
房产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华泰汽车告别ST曙光第一大股东之位
实控ST曙光近五年后,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汽车”)告别第一大股东之位。7月5日,ST曙光披露的权益变动提示公告显示,因司法拍卖划转过户,华泰汽车对ST曙光的持股比例降至5.28%,失去控股股东地位。北京维梓西咨询管理中心(有
[全文]
2023-07-07 02:00
更高投入、更高目标 广东车企致力“赶超全球”
战略性产业集群持续升级,支柱作用更强。广东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全国第一,2022年汽车产业首次实现超万亿元营业收入,成为广东第8个产值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身处汽车生产与消费第一大省,一批广东本土龙头汽车企业正摩
[全文]
2023-02-01 02:00
512线时代要来了? 北醒发布全新激光雷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12月23日报道 12月22日,北醒在北京发布了旗下首款512线激光雷达产品AD2,这也是目前同级首款512线激光雷达产品。作为首款512线级别产品,AD2将在2023年实现量产交付
[全文]
2022-12-27 20:51
10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炉:比亚迪“压倒性”领先
11月3日,乘联会公布了10月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21.75万辆,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在第一,接近排在第二名的特斯拉中国销量(7.17万辆)的3倍。今年10月,乘联会预估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
[全文]
2022-11-05 12:02
莱克电气前Q3净利预增超6成 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亮眼
10月9日晚间,莱克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到8.7亿元,同比增长67.45%至82.1%。对于业绩变动,莱克电气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该业务净利润
[全文]
2022-10-10 12:00
工信部: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同比上涨454%
8月5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镍、锂产量同比增长,钴产量小幅下降。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镍、锂产量保持增长。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上半年我国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为16.8
[全文]
2022-08-06 12:01
上半年产销同比均增长120% 新能源汽车迎来消费热潮
开栏的话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稳住消费基本盘对稳住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效果显现,市场销售正稳步回升,消费持续恢复。今天起,本版推出“一线看消费”系列报道,围绕汽车消费、旅游消费、网购消费、餐饮消费
[全文]
2022-07-26 12:00
广州:年底前买新能源车最高可补贴万元
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并注册登记的个人消费者,最高可获补贴1万元!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以赴稳增长工作方案》有关工作要求,7月1日,16届1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个人领域新能
[全文]
2022-07-04 12:00
收购天津博郡80.1%股权,阿尔特要下场造车?
7月1日,汽车科技公司阿尔特(SZ300825,股价18.32元,市值91亿元)实现股价放量大涨,其股价早盘在一度接近涨停后震荡回落,之后午盘在临近收盘时快速拉升、封住涨停板,全天涨幅为19.97%。消息面上,前一日,阿尔特通过深交所互动易
[全文]
2022-07-03 12:01
家电企业抢滩入局回收市场,费用不匹配等难点犹存
图片来源:东方IC随着国内家电保有量的大幅提升,面临淘汰的家电数目与日俱增。同时,相关回收政策的先后落地,也推动着废旧家电回收行业站上了风口。据记者了解,目前,海尔、美的、格力等头部家电企业都已参与到家电回收的行动中来。不过,在中国家用电器
[全文]
2022-04-28 13: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信息排行
我国首单百亿元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金融债发行
工信部: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同比上涨454%
“北斗+”助力黄黄高铁智能建设
广州:年底前买新能源车最高可补贴万元
家电企业抢滩入局回收市场,费用不匹配等难点犹存
莱克电气前Q3净利预增超6成 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亮眼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带动投资超1900亿
收购天津博郡80.1%股权,阿尔特要下场造车?
上半年产销同比均增长120% 新能源汽车迎来消费热潮
10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炉:比亚迪“压倒性”领先
512线时代要来了? 北醒发布全新激光雷达
更高投入、更高目标 广东车企致力“赶超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