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座城,护一方人
疫情面前
没有人是旁观者
每个人都是责任人
奋斗在一线的志愿者们
用自己的爱与担当
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火墙”
微光如炬,照亮海南,战疫必胜!
“请大家戴好口罩,有序排队做核酸......”清晨6点,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村口,海南农信志愿者黄琰昕和其他10名队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核酸采集、信息录入、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巡逻、卡口防疫管控等,对于来到港坡村参与志愿服务已经两个星期的海南农信志愿者们来说,这些工作早已驾轻就熟。
8月9日晚,海南农信发出第二批志愿者召集令,黄琰昕和其他10名队友第一时间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并于8月10日奔赴陵水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初到陵水,疫情形势复杂,颇有刻不容缓之势,支援班车直接将志愿团队拉到即将作为防疫隔离点的富力海洋度假酒店,志愿者们立即对酒店的几百间客房开展清洁和安置家具等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陵水当地政府安排,志愿者们白天主要负责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和维持现场秩序等一系列工作,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抗疫物资,几乎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请出示健康码。”“请报一下电话号码。”“请保持一米间隔距离。” 简单的几句话,志愿服务队员们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他们穿着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和防护手套,变身成为“大白”。一天工作要连续干好几个小时,如此一来,“大白”被闷出一身汗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有时候,脱下防护服后,“大白”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湿透了,翁启学和符传坤两位志愿者的手甚至因此而患上了汗疱疹,红色的血点布满双手,奇痒无比。
他们回忆说,手背上刚出现汗疱时,只觉得是一般过敏反应,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没必要上报给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直到后来睡觉都会被痒醒时,他们才意识到不用药不行,于是向组织说出了自己的遭遇。但为了抗疫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后来的核酸采样过程中,他们只能强忍着不抓,靠忙碌的工作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工作结束的时候,在脱下防护服和手套后,酒精喷在满是红点的双手上,往往会产生灼烧般的疼痛感……
海南农信志愿者们的加入,给港坡村的防疫工作带来了强大助力。“很多村民都认识我们,虽然穿上‘大白’后很难辨别,但是他们都知道志愿者是海南农信人,都十分地配合,也很友好。”志愿者易德表示。
“前不久当港坡村的防疫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时,村民们还自发拿着家里的烧鸡、水果送来给我们。”在志愿服务队队长席雅婕看来,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能够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队长,席雅婕也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位队员的生活日常和情绪变化。当得知8月10日出发驰援陵水当天是队友翁启学的生日,但他却没有告知其他队友时,席雅婕决定给翁启学补过生日。经队友们的精心策划和提前设计,一场迟到的“生日party”在港坡村举行。翁启学感慨地说,在做志愿者的日子,还能过生日,真是太有意义了。“经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与共同作战,志愿者们已亲如一家。在服务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海南农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翁启学说道。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将不负重托、竭尽全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志愿者们发出了共同的心声。疾风劲草,方显英雄本色,方见初心恒心,这样甘于奉献、敢于战斗的志愿者们,在海南农信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点点微光汇聚成耀眼光芒,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农信人的风采。(陈建峰 李明镜)